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用戶名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499|回復: 0

[飯廳推薦] 京城里的家乡味:闽北光饼[10P]

[複製鏈接]
累計簽到:1488 天
連續簽到:10 天
發表於 2016-1-2 12:47: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京城西边有个地方叫马连道,相传旧时这里多长马蔺草(俗称马莲),故名马连(莲)道。现如今,马连道是京城首屈一指的茶叶贸易一条街,京人俗称“茶城”。
' a1 Z! ~& S' W: J* F2 c
+ V2 W( }/ b4 T; [+ n" ?在京做茶生意,福建人占了半壁江山。俗话说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马连道也渐渐形成了福建人社区。王维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恰好诠释了每一个身在异乡中国人的桑梓之情。我曾经一个人在欧洲独行,即便是路过不好吃的中餐馆,也不免走上前去,翻翻用熟悉亲切的母语写成的双语菜单,算是聊以宽慰异乡独行客的那份孤寂吧,有时我会想想,若能在异乡尝上一口地道家乡食物,这感觉该多么美妙啊!

9 c" i, C: O( i3 A. D8 r: y

7 K) G% f2 S/ m+ l1 Z相传光饼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旧时行军打仗,必是粮草先行,这光饼便是当年戚家军的随行干粮。我猜测这光饼里的光,不单指“发明人”戚继光,多半也与光面的光同意,最早的光饼就是个供战士补充体力的白饼,而光饼上有个窟窿眼,传旧时用麻绳穿起一摞光饼,方便行军携带。
9 E- n/ k/ F0 V- S
- D+ V( n$ M/ F8 C& ?5 m1 W闽北多山,交通不便,所以闽北在古时也穷些,而这闽北的光饼,个头不大,约莫只有北京烧饼一半厚度,肉馅也只是一点点,一面焦脆一面宣软。据赵珩先生所记,越是往北,肉馅越少,甚至索性就是一个白馍而已(摄友人摄影大拿陈老师所推荐之福安光饼)。但与闽东、闽西和闽南相比,光饼确独具闽北特色。正所谓,旧时穷人充饥物,今日京城慰乡情,此时此地的光饼,似乎被人为赋予一种“解乡愁”的情感功能。
! [8 Q8 S' ^7 Q6 d+ c$ }5 w! }
) ^5 U! M; ^, D! z4 ^! ^
我是偶然间路过这家小店,光秃秃的门脸,招牌“建阳土菜馆”早就被帝都城管大爷们给摘了,倒是玻璃窗上的“光饼”二字吸引住我的目光。我从未去过福建,也只在书中读起过光饼,更从未在京城尝过,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天也算是我与光饼的缘分到啦。
! W2 A# B0 T: D% Z* D
! H' d0 d, L* O7 N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情,我走近了这家小店。此时,老板忙于给大客户装袋打包,我便买了两只却早已冷掉的光饼,但饼依然焦脆,辣味梅干菜味厚,颇为引人垂涎,于是我便决定再苦等半个小时,就为尝尝刚出炉的味道,也能顺便观摩光饼的制作过程。0 R7 y' c5 T/ _7 o+ }; c* A

: ~( l" `6 Y' b$ h% X案子上早已摆放好面剂子,上面撒了薄面,旁边桌上摆着两大盆肉馅,左边是猪肉大葱,专为不能食辣的客人;右边则是猪肉梅干菜,不但放了辣椒,似乎还搁了些孜然,口味也更厚重,也更受客人欢迎。; v. D' `. m9 m% D/ [8 P9 z
# m) E% G! t1 h* V

. @9 C/ h& b7 @7 D: f% Y* T% q1 A
1 t/ j% T, ]) {1 C1 Z
老板熟练地用手压平面剂子,填入肉馅并包裹起来,然后再用擀面杖擀平,还记得光饼上的窟窿吗?最后一道工序,便是老板用擀面杖的尖头戳一下。似乎这做法数百年来未曾变过,随着师父教徒弟的模式一代代传承下来,古人今人所做光饼似乎别无二致,即是美食又是历史。
. G; O' P' v* f+ M6 J: f" v
& B7 E  P/ T: x* K1 A) S+ F! g+ W7 [

" v; \' R- d/ z; _+ Q1 `- u8 L+ k

7 ]$ r, u2 E: C" R6 J  a* a  E/ w做好的光饼,还要用水泡一下,伙计说是避免烤糊。生起炉子前,老板先将光饼贴在炉壁上,这让我想起来梅玺阁主的那部上海四大金刚纪录片,里边苏北师傅也是用类似的炉子来烘老虎脚爪。( ?. `4 }7 X) S0 T5 l

1 ^4 ]3 q  p- ^: \( a生起旺火,炉内的光饼渐渐从白色转为焦黄,约莫五分钟便可出炉。拿起一个还带着炉温的饼子,朝向火的一面焦脆,另一面则是面白而宣软。咬上一口便能吃到肉馅,梅干菜吸饱了猪油,留下的则是它独有的沉郁芬芳,较之原味光饼,咸辣虽重口却味厚,更令人欲罢不能。- o" x& b4 Y. f! x5 [& @" o

  S6 T; q9 w' ~/ E( g0 [! g
- D; p5 e, I9 o1 b+ K7 a9 K! b
福建人对家乡味的执着,真是不输临近的粤浙二省。京沪的福建人餐厅,老板都执着于从千里之外的老家运来食材,即便食材运输不来,也一定要弄来当地调料,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努力还原家乡味道的本来面貌。对于这种饭馆,我从不质疑它的味道,既然赚的是同乡钱,味道上自然不敢怠慢。我问老板觉得这京城光饼与老家光饼的味道区别,他说北京的猪肉不行,味道自然差了些,边上的伙计也说老家那里多吃年猪,不像北京都是些几个月月就出栏的猪,这般滋味,怕是现在的京人无法体会的。# J* h2 y; ~/ G# l
9 y( m) T/ }+ a$ V7 H4 Q' s& S+ g
每当我迈进这样的乡味小馆,眼前看到的是异域美食,耳畔听到的是从未熟悉的异地乡音,恍惚间我才是那异乡客,走近当地人才会去的本地饭馆。一起排队时,我与前面的闽北大哥聊起了梅干菜,共同讨论、比较江南与闽北梅干菜的不同之处,这时老板也加入话题,聊起他家的梅干菜要蒸两遍才味好,聊起老家店中那只三百斤重、外包木头的传统泥炉,那样的炉子烘出来光饼才叫香嘞!真是聊起家乡美味,陌生人之间的话匣子也都打开了。8 U" m" H# _& Y) T" C

- G: E' ^" t, \- v$ I* H这小小的光饼,即是饱口腹之欲的美味,又是寄托乡愁的心灵安慰。
) B# a# R  m( v% ~& b
8 b8 Q/ ~0 p; f
回復

舉報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