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420|回復: 1

[車行經驗] 平时“热车”无需过长 一分钟即可上路

[複製鏈接]
累計簽到:3558 天
連續簽到:75 天
發表於 2014-12-2 22:57: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在很多车主的印象中,一大早或长时间未用车重新启动车辆时,认为在发动车子以后必须要怠速原地热车等三五分钟才行,这样对车也是较好的保养方式。其实这种方法有时候反而会弄巧成拙。有调查显示,汽车发动机机件部分的磨损,有一定几率是由于冷车发动超过三分钟造成的。专家表示,热车无需过长,一分钟或等待转速表恢复正常即可发动车辆。$ X( _: l5 R4 f6 M8 [0 q

# P  V. f7 i* V6 i& ?* Y8 W8 T  为什么需要热车?
$ D" N& B) J' w/ h5 s% a* z
- j8 N2 e# {4 A/ P# i  车子经过长时间的静止停放,发动机内部的机油会流回发动机底部的机油底壳内。在长时间未使用车辆(如隔夜)后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的上半部是处于没有机油缺乏润滑的状况。但这种情况只需要在点燃发动机大约30秒左右,机油泵就能通过工作运转将机油运送到发动机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师傅指出,如果不热车,而是一启动发动机后就立刻上路,那么在三四公里内不要猛踩油门高速行驶,一定要尽量保持低速运转状态。
* P5 S4 t% J# `; z' M7 [/ @
9 \: I% s9 c* C: x/ \6 w+ @  不热车对发动机的影响?
6 v  v8 P; l; H  I
$ c& I3 P4 R( Z  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大约在摄氏90~110度之间,在未达工作温度之前,由于供油系统温度低,则无法有效地将汽油完全气化,在这种状态下,将季不容易燃烧而启动发动机的。此时,发动机会靠阻风门的作用,阻止部分空气进入汽缸,提升汽油/空气的混合比和提高发动机转速维持发动机不致熄火。当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自动阻风门随着机械的动作恢复正常状态。因此长时间未使用的车辆,在启动后一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行驶,建议原地怠速热车一分钟。* J5 F; w, X& w8 r
6 B/ a2 p6 _3 o5 q7 k9 J
  冷车时换挡生涩因热车时间不够?. g$ B# r: L( J1 S/ A* D
+ M/ @5 Y& h7 N1 [  @( X$ \
  很多车主会有这样的感受:大多数车子在冷车时换挡会相当生涩。车主问这是不是因为热车时间不够长所致?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变速箱齿轮油在冷车时齿轮油都流到变速箱下半部,只有当行车时才会因齿轮的运转而将底部的齿轮油带起润滑上半部。师傅指出,如果遇到换挡生涩的情况,也不是原地热车即可解决的。因为变速箱并没有齿轮油泵,原地热车只有发动机在动,其余部分都没有工作。一般只需要等到实际上路后,通过慢慢行驶一段时间来改善这一状况。
9 @+ {! }( k+ G% ^
& R& t( f9 P; T% K/ G: t  o1 n, q% o  热车时忌猛踩油门?( }. V# Q4 P8 t( v
) G. x9 ^8 {- N3 T/ y
  有些车主喜欢在怠速空转时猛踩油门,认为加快热车。其实这样做更损车,会导致发动机快速磨损,严重损坏发动机的机件。师傅表示,原地热车时驾驶切忌猛踩油门,正确方式应以低转速缓慢行驶。综合以上谈过的各种因素,怠速原地热车时间过长其实实在没有必要,因为效果有限,主要是对发动机的保护,如果过长反而浪费汽油和时间,还排放了大量的尾气污染空气。如果预热时间过长,发动机还会因怠速空转时汽油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积碳的情形,这种情况更伤害发动机。2 v7 d% R/ K7 {& V5 E& @

+ ]/ R- S# R; `! \4 o  正确的热车方法是,启动发动机后,30秒至一分钟后即可上路。在3公里以内不要以高转速行驶,尽量让发动机转速不超过3000~3500转为限,待发动机温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即可在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的情况下,高速行驶。如果早早逞一时之快,发动机及变速箱所受到的激烈磨损可是无法复原的。6 G0 e& `% K/ |7 ^8 a$ L
% K- h  ^$ A. k) Q2 |* J( u* C+ G! e% h
回復

舉報

尚未簽到

發表於 2014-12-3 11:21:55 | 顯示全部樓層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我一般热车4分钟的,看来以后不要了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