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5-29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31 天 連續簽到:1 天
|
对于中国科幻来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一本毋庸置疑的里程碑作品。/ p. u1 M0 \- ]9 o) Q( B
% d T" Y m; o$ d
, H$ R8 o- G5 V2 |- b3 N
* ?0 g# ?- W: f1961年,叶永烈先生就已经完成了它的初稿——此时,新中国正面临艰难时刻,绝大部分中国人仍在被饥饿与贫穷纠缠。但幻想是无罪的,基于科学、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则更加重要,它有如黑暗中的一束光,会指引着那些勇于前行的人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
) O3 }1 T* z9 C" b: a
3 L, d K! G% l5 U) K5 C. v
3 T h# Q7 J" i" L L& a9 E- ^( Y8 W. n0 p M' C. `% X
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60年,那位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与沉思的“小灵通”已经溘然长逝,但曾经存在于他想象中的“未来市”,在2020年的今天又实现了多少呢?* ]; v% r6 H4 O7 j7 e: Z
/ G& }; H( D) P( |$ S0 u9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这个六一儿童节重新翻开了这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将叶永烈先生的幻象与今天我们体验到的现实进行了一点对比。, U7 W" ^9 A) H
. X+ m( E g E# \
8 n( J" o1 c5 i9 M' A) z
" D3 H" u: j% m1 k
0 P$ R5 I h; C' e《小灵通漫游未来》正文部分一共有22个章节,除了“开头的话”和“小灵通的来信”之外,中间的20个部分对想象中的未来市的交通、农业、工业、文娱生活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u" t: c0 `; }2 k; K! B$ ]
$ ~; F2 S6 z; X3 H& M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角度来看,当时的这些幻想部分有如天方夜谭;但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里面一些曾经不可思议的东西现在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不以为意的生活。! ^& C( L3 V- T$ ]+ W$ r
* x# g6 R: G) _7 T* Q5 t' y% K8 h U$ ]8 @/ z/ {8 @
+ Z @# n! S+ q
0 o: v1 C ^% Y* |喷气动力气垫船& k3 O! [: P! W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里,小灵通在夜里翻过栏杆,搭上了一艘“奇怪的船”。
% `- v# E% e0 J3 N! a5 a
$ Y( C: r) q1 h6 F4 T# S6 U3 r+ j: v" i* f
爷爷让我扶着船舷的栏杆,朝船底一瞧,我这才发现,这艘船是一艘怪船:它的船底是完全腾空的,脱离了水面,像腾云驾雾似的在江面上航行!爷爷告诉我:这艘船是一种新式的船,叫做“气垫船”。在船上,有一个巨大的风扇,不停地往船底鼓风,使整个船都腾空,脱离水面。这样,船在航行的时候不受水的阻力,所以像飞一样快。
; w1 g: D1 X' N( j& C F, ^4 z2 R' R3 k! ~ V t% L' G# v4 _# [
1 o# l' E! f6 B, m( k
% z0 Q, j8 K( c( w现代有记载的气垫船最早由瑞典哲学家斯维登堡于1716年提出。1952年,英国将现代气垫船付诸实施,并在1960年将其用于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商用服务。
6 `& r/ y- e. Z0 I A3 M
, d# O4 t8 P4 E
; W/ U6 W6 C) X7 C3 U# G! {中国对气垫船的技术研究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在当时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将军的领导下对气垫原理及技术进行攻关。
* C* P) Z+ Z2 F* ?1 A5 y- n' h* R0 x" C5 p2 V" C$ Z" ]: l- @
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等原因,到八十年代之前仍未取得可实用的关键突破。1989年,708所设计、上海飞机制造厂制造的“郑州”号7212型全垫升式气垫船在黄河投入运营,标志着气垫船设计的事业化进展取得阶段性突破。
# A9 e3 @& H/ u8 \+ w, I& P8 v6 a+ q' T# G
在军用领域,沿海全垫升登陆艇成为渡海与登陆的重要载具,最广为人知的是2009年7月中国向乌克兰菲奥多西亚“大海”造船厂订购4艘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艇“野牛”,其标准排水量480吨,满载排水量555吨,可搭载500名武装士兵,最高搭载重量150吨,可在4级海况、2米浪高的情况下行驶。
3 A4 T6 x9 Y5 f: V# n! l# A" i, V- e9 r+ `+ Y
中国的这笔订单金额高达3.15亿美元并包括全部技术资料。根据报导,到2017年国内船厂已经基本完成对“野牛”技术资料的消化,并进入规模化量产。
3 Y2 [ ]+ T5 B" q1 p
+ F1 i9 k! e5 F$ J* M# K不过,小灵通乘坐的气垫船是钛金属整体切割制造的——这个技术人类目前还没有掌握,只能说是静待将来啦。3 G, d: o: e7 W8 K4 F- o! ~/ p# U5 }
: y! y6 K7 {' l/ v7 t5 m; O) @& w
1 M. {- B( U q" y6 Z/ {飞行汽车的梦想
4 [! R, x* C7 q$ U/ J来到未来市之后,小灵通坐上了“水滴一样的汽车”,前往他的新朋友小虎子家里。在书中,对于这种水滴型汽车是这样描写的:
" `- z: t3 }: @2 T* R4 ^+ S+ \- }1 h9 z8 F4 T
这小汽车的车头又尖又小,屁股大,车顶圆溜溜的,远远看去,挺像一颗透明晶莹的大水滴哩!奇怪的是,这小汽车没有一个轮子!它有一个喷气发动机,能够喷出两股气流,跑起来非常快,就像在地面上飘似的,所以大家又叫它“飘行车”。……飘行车装有自动避撞装置,一遇上对面有车子开来,它就会自动向左拐,而对方的车子也会自动向左拐,不会撞上。
, O) Y& D% H( n
/ y e; |: W3 h0 O. N* E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未来市”的这种汽车大概结合了今天的三种汽车概念:水滴风阻、飞行车与自动驾驶。
( S- z% X! H- X: n2 U' i! i; j4 N6 |7 g/ h/ J* |
关于自动驾驶的概念,百度、谷歌、华为、特斯拉、丰田及许多国内外企业都在摸索和尝试。
0 u9 t- h8 T I, H' o/ n( h6 B% x9 n& P; \! p2 E( T2 l4 O7 O) u6 q
至于水滴状车身,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890年出生的罗马尼亚汽车设计师Aurel Persu,他研发的Persu Streamliner水滴流线汽车基于低风阻的“水滴理论”,其风阻系数仅为0.22,在1924年以1.4升20匹马力的发动机跑出了80公里/小时的时速。: Q* F8 R: _, B6 N {
5 x! K. R" [* t* C( G0 T* K4 |' }2 Y5 g2014年,美国的一家汽车科技公司Persu Ventures重新发掘了Aurel Persu的发明,并开发了新款水滴车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