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桊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桊。” 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桊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桊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 s1 T# x6 }& k3 f2 Y9 A' } A+ l2 J3 I
告子說:“人性,好比是柳樹,行為方式好比是杯盤;使人性具有仁義,就好比是用柳樹製成杯盤。”% C m# U& s& G8 t0 a, y
孟子說:“你是順著杞柳的本性來做成杯盤呢?還是傷害它的本性來做成杯盤?假如說要傷害杞柳的本性來做成杯盤,那麼你也會傷害人的本性來使人具有仁義嗎?帶領天下人來禍害仁義的,必定是你這種言論。 6 _7 K! }2 t) ?% u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