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章問曰:“像日以殺舜為事,立為天子,則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萬章曰:“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殺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誅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則誅之,在弟則封之。” 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貴之也。身為天子,弟為匹夫,可謂親愛之乎?” “敢問或曰放者,何謂也?” 曰:“像不得有為於其國,天子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故謂之放,豈得暴彼民哉?雖然,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不及貢,以政接於有庳',此之謂也。 萬章問:“象每天把殺害舜作為事務,舜被擁立為天子後只是將他流放,這是為什麼呢?”
6 _" [. R. p/ @9 u0 C 孟子說:“這是封他為諸侯,有人說,是流放。”" t0 z4 f! g! X2 \3 u. R# z8 f% C
萬章說:“舜流放共工到幽州,發配驩兜到崇山,驅趕三苗到三危,誅殺鯀於羽山。懲處這四個罪犯而天下歸服,這是懲辦不仁者。象是個很不仁的人,然而卻封到有庳。有庳的人民難道有罪嗎?仁人難道是這樣:對外人嚴加懲處,對弟弟則封賞國土?”! F. S/ k P5 n ]5 z
孟子說:“仁人對於弟弟,不隱藏心中的憤怒,也不留下怨恨,只是親他愛他而已。親近他,是想要他尊貴;愛護他,是想要他富裕。封他到有庳國,正是要使他尊貴和富裕。本身是天子,弟弟卻是平民,能夠稱之為親近和愛護嗎?”
+ q% `: {8 m: _! H: }! D3 g 萬章說:“那又冒昧地請問,有人說這是流放,這是什麼意思呢?”% J; g% N9 L; F7 u2 ~
孟子說:“雖然把象封在有庳,但像不能夠直接管 國家,舜派官員管理國家而把收的稅給象使用,所以稱之為流放。怎麼能讓他殘暴地對待老百姓呢?雖然如此,如果想經常見面,所以他們之間常互相往來。所謂'不一定要等到朝貢,就因政務需要而加強與有庳國的聯繫。'說的就是這件事。
) ^6 }' L9 u& ^$ }7 I; E8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