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 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謂之外也。” 曰:“異於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 ” 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內。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悅者也,故謂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告子說:“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天性。仁,是內在的,不是外在的;義,是外在的,不是內在的。”8 U4 q6 m) M: D, n' b1 s
孟子曰:“有什麼根據說仁愛是內在的而適宜是外在的呢?”
* i% I7 I, h3 d7 m" G/ L7 y3 c7 L8 A “有人年長而我以對待年長的人那樣對待他,並不是有一個年長的人在我;就譬如有一個事物是白的而我認為它白,只是就外順應它的白,所以說是外在的。”
% }7 \! K* P5 D* e: p* D6 V “認別白馬的白的,是不能用來認別白人的白的;不知道年長的馬的年長,也就不能知道年長的人的年長了?還說是年長的就是適宜的?以為年長就是適宜的?”* _' z: J6 @# @: G0 y' _; n# N/ |! C* R
“若我的弟弟就愛惜,秦人的弟弟就不愛惜了,這樣因我為樂趣的方面,這就是說內在的。若楚人年長認為那是年長,自己認為年長的也是年長,這是以年長為樂趣的方面,這就是說外在的。”; q9 J1 m" ~1 P b4 W7 s: }
“讚歎秦國人的烤肉的,是沒有差別於讚歎自己的烤肉的。僅僅是 事物有這樣子的情況罷了,還是說讚歎烤肉也有外在的? 6 p) H/ _/ x; R3 C2 G, @3 n
|